漫步武穴市塘下街
白墙黑瓦、飞檐翘脊的
清代风格建筑次第展开
厚重深邃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这片保存完好的老街区
以其多姿多彩的宅院格局
无声诉说着岁月的变迁
承载着城市的人文记忆

正街,是武穴最具烟火气的地方。幽长寂寥的小巷、凹凸斑驳的青石板、吱呀作响的木门,仿佛仍在低语往昔繁华。如今,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抽一天时间来这里漫步,寻找老街记忆,已成为一件惬意之事。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与民俗元素,改造后的正街正逐步恢复武穴“九街十八巷”的历史风貌,重现以正街、居仁街为核心的老城商圈,唤醒了“三省九县”通衢的商业鼎盛记忆。

所谓“九街十八巷”,包括正街、塘下街、后坝街等九街,以及由义巷、居仁巷、徐家巷等十八巷,共同构成了武穴老城的脉络肌理。
该项目总投资约3.6亿元,其中工程费用约2.69亿元,建设内容涵盖雨污分流、供电设施、通行与停车设施、消防安防、公共环境提升、建筑修缮、环境美化亮化及智能服务等多个方面。目前,青林路、沿江大道美食街和停车场等一期工程已完工,完成工程量约8000万元。正街片区二期建设也已启动,包括正街、居仁街、后坝街、塘下街的提升改造,预计2025年10月31日前全面竣工。

施工现场负责人高海波介绍:“项目以立面改造和地面改造为主。立面工程体量最大、投入人员最多;地面施工则分组、分作业面同步推进,高峰时期近10个班组、200余人同时作业。”为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雨污开挖等作业安排在夜间进行,立面高空作业则避开高温时段清晨开工。

在修复过程中,塘下街秉持“修旧如旧”原则,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正街侧重营造现代商业氛围;后坝街则打造仿古历史街区,每条街各有特色、各有韵味。

武穴市塘下街居民刘雄感慨道:“以前这里就是‘脏乱差’,现在完全不同了——干净、清爽,甚至成了旅游点。好多市民来拍视频发到网上,外地武穴人都问这是哪儿,还以为是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社区居民伍靖伟也表示:“改造既保留了原始风貌,又注入了新活力。走在这里特别舒服,做梦也没想过老家能变得这么美,像景区一样。”

如今,穿行于武穴“九街十八巷”,酥糖香飘、影院热闹、“武穴味道”诱人。石板步道整洁宽敞,花径蜿蜒缤纷,复古门店与历史建筑相映成趣,绿草如茵、古树参天、街灯雅致……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在夏日活力中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游客张悦赞叹:“没想到武穴的老街变得这么美,仿佛身在旅游区。”

武穴市住建局副局长孙再盛表示:“这不只是风貌改造,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我们既要恢复历史街巷肌理、保护传统建筑,也要升级地下管网和消防设施,改善居住环境,真正做到‘里子’和‘面子’一起新。目标是将‘九街十八巷’打造成武穴的文化会客厅和旅游新地标,最终让老百姓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红利。”

夜幕降临,暖黄的灯光勾勒出老广济的轮廓,散步的居民与游览的游客在街角不期而遇。武穴“九街十八巷”的成功提升,在于既守住了“砖瓦间的历史温度”,也注入了“柴米油盐的生活烟火”。这场百年老街的城市更新,是一次文化传承与民生改善的和谐共鸣。未来,随着更多特色活动和文化项目的落地,这里将继续释放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成为承载城市记忆、滋养市民生活的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