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一季度入库项目38个 投资额191亿元

04-04 10:36  

4月3日,2025年“聚力建支点·夺取开门红”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武穴)召开,现场介绍了武穴市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回答社会关注和媒体关心的问题。

图片

主持人

吴敬秋黄冈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发布人

查 俊 武穴市委副书记、市长

叶 林 武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马 聪 武穴市政府副市长

蔡 慧 武穴市政府副市长

李阜乔 武穴市政府副市长

图片

2024年武穴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7.5亿元,增长6.6%
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
在全省强县工程考核中位列第9位
2025年武穴将围绕
“打造武汉都市圈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当好全省支点建设黄冈排头兵”目标
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
大干开门红,奋战全年红
力争全年GDP增长8%左右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
持续高于全省、黄冈平均水平

图片

抓项目提质

以大投资积蓄大动能

坚持“项目为王”,大力实施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不断提升项目质量、扩大投资总量。谋深做实重点项目,已谋划政府和社会投资类项目120个,总投资471亿元,G220过江通道等11个项目已纳入省重点项目库。紧盯国家政策导向,谋划国债、专项债等争资项目99个,力争全年向上争资56亿元。培优引强招商项目,划分7个产业领域功能区,实行大员招商、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力争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5个,协议投资总额400亿元以上。目前,已签约项目37个、协议投资额167亿元。提速落地在建项目,优化领导包保、专班推进机制,实行重大项目“周调度、月通报、季结账”,加快推进悦江南·香境等60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实现年产4万吨猪肉精深加工等170个项目入库,确保完成固投240亿元以上。一季度已入库项目38个,入库投资额191亿元。

抓产业转型

以大提升促进大发展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质效。大力发展临港产业,组建广济船舶重工集团,加快智能船舶产业园建设,推动武桥百船海工装备等项目建成达效。依托多式联运项目,启动投资40亿元的大别山武穴港多式联运物流产业园建设,加快煤炭储备、粮食加工、新型建材等项目签约。目前,已招引陕西延长石油、铁四院等国企落户。升级发展传统产业,加快十里镁基新材料等项目建设,推进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推动传统化工、建材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型,力争今年总产值达到320亿元。突破发展农文旅产业,组建广济文化传媒投资集团,推进湖北大话嘻游动物王国、广济云端等地标文旅项目开园营业,擦亮武穴“匡山西游、湿地慢城、油菜花海”文旅品牌。一季度完成旅游综合收入16亿元,全年计划达到50亿元。

抓创新驱动

以大开放优化大生态

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办法,加快建成循环畅通、活力迸发的发展生态。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持续开展政企早餐会、企业问需会,切实解决企业融资、物流、能耗等发展难题。继续开展为企业拓市场、跑订单系列活动,已帮助23家企业新增订单8.3亿元,全年计划达到50亿元。打造科技赋能新标杆。继续安排科技创新奖补资金3000万元,鼓励企业实施技改项目60个,完成投资30亿元。支持磷氟精细化工研究院等3家科创平台加快成果转化,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0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90亿元。打造通江达海新枢纽。推动铁水联运、G220过江通道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铁水公空”立体交通网络。加强与大别山区、宁波舟山港等地对接合作,推动“山货出山、资源进山”。

抓城乡融合

以大建设推动大繁荣

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城乡建设,让“民生温度”更加可感可及。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建立“1+7”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机制,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实施城市安全韧性、功能完善等重点项目30个。启动滨湖新区建设,打造“湿地慢城”城市会客厅;深化“一网统管”智慧城市建设,提升管理规范化水平。加快建设和美乡村。继续统筹6000万元,实施“千万工程”三年行动2.0版,重点加强国道、省道沿线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环仙人湖、环武山湖等乡村振兴示范片。统筹抓好农村厕改、污水和垃圾治理,确保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5%以上。持续优化公共服务。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启动老年大学和人民医院康养等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城西高中等项目建成投用,加快完成公交一体化改革,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图片

大家关心的问题还有哪些
看看现场解答

图片

图片

记者提问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作为黄冈市排头兵,请问2025年武穴市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2025年,武穴继续锚定“打造武汉都市圈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目标,强化支点意识,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带动全面创新。

一是实施优势产业倍增行动。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推进华新水泥窑超低排放等60个技改项目建设,完成技改投资30亿元,技改投资增速15%左右。服务新祥云新材料、亚东水泥二期等项目建设,力争医药化工产值达到200亿元,绿色建材产值达到120亿元。推动新兴产业争优领跑,加快湖北省智能化新能源船舶产业园建设,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和应用先行区;支持聚智科技、泛力科开发智能监控、机器人、触摸屏等新产品,加快向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船舶电子、家用医疗器械等领域拓展。推动未来产业加快布局,积极融入全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和“61020”全链条攻关部署,加快培育成长型未来产业,发展新能源、合成生物等产业,在技术、工艺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探索突破,力争产业规模实现较快增长。

二是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建强用好创新平台。围绕医药化工、绿色建材、船舶制造、油菜、生猪等产业,加快建设各类省市级科研平台,提高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加强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和推广使用。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00家。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开展磷氟精细化工和钙基新材料等关键技术攻关,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全面对接黄冈(光谷)离岸科创中心,强化产学研合作,支持各类科创平台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60亿元。

三是实施创新生态优化行动。推动高层次产学研合作,搭建企业与高校院所、专家人才的合作桥梁,支持组建“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建设。加强高能级人才引育,依托黄冈(光谷)离岸科创中心,建立“引才在武汉,用才在武穴”的人才机制。实施“安居筑梦广济人才”计划,引进和培训一批企业领军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企业数字化人才。构建高质量创新生态,持续推进国家、省、市各项改革举措和创新政策落实落地,用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财税优惠政策,做到应减尽减、应补尽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释放创新活力。

图片

记者提问
黄冈市委提出,将2025年作为项目建设年。请问武穴如何围绕“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掀起新一年项目建设热潮?
答:2025年,武穴市将重点从四个方面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一是开展全链式招商。以7大产业功能区为载体,聚焦临港产业、新材料产业、农文旅产业,实施链式招商、专班招商和大员招商,每个功能区由市人大、政协主职和市委常委挂帅,配套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全年力争签约项目8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推动产业集聚升级。
二是推动全方位争资。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精准对接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重点投向,分行业制定争资目标,通过强化部门协作和专业团队指导,加强项目策划包装,实行“一项目一方案”,重点突破基础设施补短板、产业升级改造等关键领域,确保资金到位即开工,力争全年争资56亿元以上。
三是强化全过程服务。建立领导包保和专班推进机制,落实“一项目一领导一专班”,安排3000万元专项经费,保障项目可研、初设等前期费用。优化项目审批程序,实行集中审批、容缺审批、限时审批,保障项目快速落地。常态化落实政企早餐会、项目督办会,面对面倾听企业意见,点对点督办项目建设,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重点推进投资60亿元的G220过江通道、投资40亿元的大别山武穴港多式联运物流产业园、投资32亿元的亚东水泥二期等项目快开工、快建设;推进投资255亿元的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一期、投资53亿元的延长石油武穴煤电、投资36亿元的多式联运等项目快建成、快投产。
四是做好全周期管理。依托投资绩效平台,加强项目分类管理。建立项目用地、资金、环境、能耗“四张需求清单”,动态调整用地、能耗指标,优先保障重大项目需求,推动项目早转化、早投产。加强考核评估,实行月度监测、季度结账,确保项目目录库向储备库转化率超60%以上,全年完成固投240亿元。

图片

记者提问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推介武穴市厕污共治经验做法,近期武穴又启动了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第二个三年行动,请问2025年武穴市将在乡村建设方面采取哪些举措?
答:2022年以来,我们实施以“拆通畅、码整齐、扫干净”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振兴“千万工程”三年行动,已创建达标村224个、示范村25个、精品村5个,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为进一步巩固提升乡村建设成果,争创全省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今年启动实施第二个“三年行动”。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集成推进。
(一)系统谋划,抬高标杆。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三个一”目标。一是打造一批精彩线(片)。新增和美垸场15个以上、和美乡村示范村30个以上、和美乡村精品村10个以上、和美乡村示范线(片)3个以上、市级及以上旅游名村不少于3个。二是提升一批精致垸场。对标15项标准,每年公开评选5—10个,每个奖补20万元。三是形成一批精细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管护、多元投入、产业发展和乡村运营等工作机制,乡村建设投入机制和政策体系更趋完善。
(二)聚焦重点,高效推进。重点开展“三大行动”。一是持续开展基础提标行动。紧扣人居环境整治,纵深推进清洁家园,全面实施“厕污垃”共治,支持村垸扩面提质,力争2025年底实现达标村全覆盖。二是深入推进建管提质行动。鼓励镇街之间、村(社区)之间,围绕“四片”“七线”,串联一路风景、激活一地产业、共富一方百姓。推广积分制、网格化等机制,探索市场化管护,健全“有标准、有制度、有经费、有村民参与”的长效管护模式。三是稳步实施经营提效行动。支持村级发展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探索实施整村运营,妥善推进农村改革,创新投资融资机制,壮大集体经济。
(三)强化保障,引导激励。主要是保持“三个不变”。就是组织领导体系不变,每年统筹6000万元奖补的支持政策不变,乡村建设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享受专项生活补贴的激励机制不变,为乡村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市级主导、镇街主责、村级主体、群众主角,全面推进第二轮“三年行动”,着力绘好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武穴画卷。
 

图片

记者提问

近年来,武穴大力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湖北大话嘻游动物王国等一批项目顺利开工。请问2025年武穴市围绕农文旅火爆出圈,将会采取哪些举措?

答:2025年,武穴市委、市政府聚焦“匡山西游、湿地慢城、油菜花海”三大特色品牌,充分发挥红色、非遗、西游、美食等特色文化优势,以乡村旅游为主要抓手,持续助力农文旅火爆出圈。
(一)特色项目引领,产业升级打造热点。这里给大家重点推介两个文旅项目:一是刚才您提到的湖北大话嘻游。项目以西游文化为背景,主打萌宠伴游、夜游演艺、温泉民宿、研学体验四大特色,打造爆款亲子主题乐园。二是以青年探险游为主题的广济云端项目,打造湖北最高的蹦极项目、国内最长的高空云端飞车、世界最长的全景玻璃平台等,计划五一正式开园营业,即将迎来打卡热潮。同时围绕康养游主题,我们正在谋划实施武山湖文旅综合体项目。
(二)“千万工程”筑基,配套优化建强节点。2022年起,我市实施“千万工程”三年行动,打造了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2个,特色民宿60余家,其中精品民宿8家。今年,我市将围绕发展乡村旅游集群,坚持提档升级、串点成线,重点打造大法寺至万丈湖春季赏花、梅川余川多彩旅游路、武山湖湿地慢城游等3条精品旅游线路。预计2025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次有望突破650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占比总收入预计超70%。
(三)文化创新赋能,融合发展提升亮点。一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推动《广济往事》等戏曲精品走向景区、景点,推进广济阁非遗展馆建成开放,让游客沉浸式了解武穴文化历史。二是美食IP引流涨粉。加快大坝鱼头美食城建设,加大佛手山药,大坝鱼头等地标美食体验营销。三是以节会活动促进文旅消费。举办油菜花节、西游嘉年华等东坡庙会系列节会活动,加大文创产品的开发和营销,为农文旅产业发展赋能提质。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文旅产业链招商引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完善、文化创新发展等重点环节,推动“流量”变“品牌”,“颜值”变“产值”,让武穴的好山好水好文化既“出圈”又“出彩”。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大家来武穴赏花海盛景,品大坝鱼头、游西游小镇、住特色民宿,感受武穴文旅“热辣滚烫”。

图片

记者提问

黄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武穴要加快打造鄂东水港枢纽。据了解,武穴多式联运工程目前正在加紧建设。请问2025年武穴准备如何加快水港枢纽建设、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答:武穴市以多式联运项目为牵引,通过港口能级跃升、区域协同联动、港产城融合创新,正加速从“入楚第一港”向“内陆新出海口”蝶变。为更好地加快水港枢纽建设、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将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建设、夯实支撑。全面推进多式联运项目建设,确保综合码头5月份投入运营、疏港铁路专用线年底实现全线贯通。启动长江航道武穴段整治工程,加快马口化工产业园危化品码头、大宗物资仓储物流中心等21个配套项目建设,做强枢纽硬支撑。
二是对内整合、发展产业。依托多式联运项目,以田镇、刊江临港园区为载体,围绕绿色建材、现代物流等产业,导入竹缠绕、装配式构件、煤储基地等产业,打造“港口+产业园”融合示范区。推动中化学新祥云、智能船舶、海工装备组装等49个重点项目投产,形成年产值超300亿元的临港产业集群,实现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三是对外开放、加强协作。我们已与河南潢川、信阳等地签订了战略协议,与大别山腹地京九铁路沿线的麻城、河南驻马店等县市对接,推动大别山区粮食、建材、农副产品等大宗商品通江达海,煤炭、铁矿石等重要物资过境中转,推动“山货出山、消费进山”。正在洽谈宁波舟山港,建设近海减载基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武穴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

记者提问

全省“新春第一会”提出,要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请问2025年武穴如何统筹好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答:2024年度武穴市PM2.5均值3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史最好水平,由此,我市新增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解除倍量替代约束,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2025年,我市将锚定支点建设整体提升目标,系统施治、综合施策,为推进美丽湖北建设走深走实贡献武穴力量。
一是统筹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深入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持续开展马口化工产业园区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治理等生态环保十大专项攻坚行动,一体推动各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417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完成验收销号403个、占比96.7%,武山湖水质月均值由劣Ⅴ类提升到Ⅴ类,马口化工产业园区截流塘水质基本达到Ⅴ类标准,祥云集团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50.95%,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面积达367.3亩。
二是持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引导企业绿色转型,做大做强祥云化工百亿领军企业,加快打造千亿级循环产业园区。实施重点行业有序碳达峰行动,推动水泥、建材等重点领域生产线(装置)能效全部达到基准水平以上,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低碳交通等绿色经济,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新能源装备等绿色产业,支持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全市清洁能源总装机规模106.66万千瓦,上网电量12.07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4.2%。
三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紧扣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核心目标,强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落实重污染天气错峰生产、削峰减排措施,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全面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全力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严格耕地和建设用地安全管控,确保土壤环境稳定良好。探索整县推进美丽湖北建设实践的新机制,扎实开展100个村(垸)“厕污垃”共治,重塑乡村治理新格局。目前,城区空气优良天数率84.3%,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区污水集中收集率由10%提升到7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3.99%。

图片

记者提问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也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请问2025年武穴市准备采取哪些举措来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答:“老有所养”既是事关万千家庭幸福的“家事”,也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国事”。近年来,武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本养老服务工作,坚持兜底保障与提档升级结合、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人更安心、更舒心、更顺心。2025年,我市将从三个方面系统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完善养老设施。重点是加快推进“一主两副三区多支点”养老服务布局。一主,就是投资1亿元新建一所500张床位、占地39.6亩的市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月份开工建设。两副,就是提档升级武穴、龙坪两家社会福利院,突出办好龙坪社会福利院失能(半失能)照护中心和中医医养结合中心,争创“全省四级养老机构”。三区,就是深化农村福利院市级直管改革,重点建设梅川、花桥、大法寺3个区域性养老中心。多支点,就是围绕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新建3个镇级养老综合体、2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提档升级5个村级日照中心。
二、优化养老服务。一是优化助餐服务,今年将建设30个幸福食堂,因地制宜推广“养老机构+助餐”“社区食堂+助餐”“日照中心+助餐”等服务。二是优化医养服务,投入3亿元建设第一人民医院和老中医院慢病康养理疗中心,为老年人提供阿尔茨海默病、临终关怀等护理服务。三是优化居家服务,用好i黄冈养老服务平台,持续为3947名分散特困供养对象提供助洁、助医等居家服务,实施38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为有需求的老年家庭安装智能养老设备。
三、培育养老产业。成立养老行业协会,盘活福人缘老年公寓,支持民营养老企业发展,培育养老服务业规上企业。开发“禅修养生”“农耕体验”等旅居养老服务,因地制宜发展康养旅居等新业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招引康复辅具龙头及上下游企业落户武穴。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点赞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107/202504/c43aaf445de52c1399dd556d5dee9cb2.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