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放光芒的精神力量】汲取“三大精神”伟力 挺起武穴支点建设脊梁

07-02 08:46  

汲取“三大精神”伟力  挺起武穴支点建设脊梁

历史的星空,闪耀着穿透时空的精神光芒。在荆楚大地孕育的“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以其共同的信念内核与担当特质,早已融入民族血脉,成为砥砺前行的磅礴伟力。武穴,作为这“三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地和受益者,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宏大征程中,肩负着黄冈市委赋予的“建设市域副中心、打造鄂东水港枢纽、构建武汉都市圈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当好开放引领科技赋能四化同步排头兵”的时代使命。 唯有深挖“三大精神”这座富矿,从中汲取奋进力量,方能挺起武穴在支点建设中的坚实脊梁。

我们要以大别山精神“锚定信念”,校准支点建设航向。“坚守信念、胸怀全局”是大别山精神的灵魂。面对建成支点的复杂挑战与战略机遇,武穴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定盘星”般的战略定力与全局视野。要深刻领会战略定位。精准把握“依托都市圈、辐射大别山”的核心要义,将上级赋予武穴的战略定位内化为全市上下的共识,转化为清晰可操作的“施工图”,这要求我们跳出武穴看武穴,主动融入武汉都市圈发展大局,思考如何发挥鄂东水港枢纽的独特优势,服务区域协调发展。要刚性对标狠抓落实。围绕“GDP破500亿”等硬指标,以“项目建设年”为总抓手,在招商引资上精准出击、在项目建设上全力提速、在产业发展上聚焦突破。思想高度统一,行动步调一致,确保每一项部署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支点建设夯筑坚实的经济底盘。

我们要以抗洪精神“激发担当”,锻造支点建设铁军。“众志成城、敢于担当”的抗洪精神,是攻坚克难的冲锋号。建成支点绝非坦途,武穴党员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必须点燃“敢为”激情,扛起“敢闯”担当,营造“敢干”环境。要聚焦重大项目攻坚。以“钉钉子”精神,全力以赴推进智能化新能源船舶产业园、铁水联运物流产业园、G220过江通道等具有战略支撑性和引领性的重大项目。这些项目是武穴建成枢纽、融入都市圈的关键载体,必须确保如期建成、发挥效益,成为撬动发展的强力支点。要聚力城乡融合破题。在城市更新中展现担当,在“千万工程”中提升乡村面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城市与乡村在支点建设中协同并进、共同繁荣。要坚定产业强市路径。牢牢把握“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主路径,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勇于探索、敢于突破。尤其要发挥医药化工等优势产业基础,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武穴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

我们要以抗疫精神“凝聚民心”,夯实支点建设根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精神,深刻诠释了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支点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要弘扬过硬作风聚民心。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服务群众。要紧扣民生关切办实事。 将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关键领域,确保政策制定顺应民意、项目实施惠及民生、工作成效温暖民心。让支点建设的每一步,都踏在提升武穴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坚实土地上。要深入基层一线解难题。践行初心使命,真正沉到社区村组、企业车间,倾听群众心声,解决实际问题。在乡村一线的“烟火气”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起共建共享支点建设成果的磅礴力量。

大别山的烽火、抗洪的巨浪、抗疫的硝烟虽已远去,但其中熔铸的精神之光,在武穴当好支点建设黄冈排头兵的关键时期,愈发璀璨夺目。我们将以“三大精神”为强大精神引擎,将其内化为坚如磐石的信念、舍我其谁的担当、枝叶关情的初心。以昂扬的斗志、必胜的决心,主动融入、全力服务,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武穴力量!(评论员:郑艳芬)


点赞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107/202507/691a47b9d59eca86b116e27dbda8363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