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刚蒙蒙亮,湖北省武穴市余川镇邢山村公路上,只见一位中年人,挥舞着扫帚正在清扫地上垃圾,将一堆堆垃圾,一铲一铲送到运输垃圾车上,路面出现一片整洁干净卫生景象。这位同志就是以前人称一周不出门的“懒汉”贫困户邢玉成,现在成为村里公益事业骨干。“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现在我觉得活着有意义”,邢玉成满怀信心地说。
创出新岗位
“蜕变”的不只是邢玉成。邢山村地处武穴北部山区,荒山多、良田少,生活、生产和自然资源贫瘠,属典型的山区村、库区村、贫困村,落后村。村里高举精神大旗,采取“扶贫、扶志、扶智”三位一体扶贫模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长期以来由受闭塞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制约,部分贫困户存在思想观念落后,精神消极,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主要是部分贫困户对镇村干部不信任,对精准扶贫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存在“等靠要”依赖思想的错误倾向,由原老书记邢炳强为首的几名威信高、政治素质过硬的党员代表组成新时代宣讲团,从贫困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入手,向贫困群众讲政策,理思路,算细账,解疙瘩,引导和鼓励贫困群众树立“穷而有志”、自力更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宣讲团还不断总结贫困户之所以贫困的经验教训,定期召开贫困户恳谈会,让贫困户在会上畅所欲言,谈想法、谋发展,话感情,拉家常,说意见,提建议,丢弃“等靠要”错误思想,摒弃懒散作风。邢玉成深知:“治贫先有志,治穷先治懒”,他内心非常惭愧,带头向村两委写出申请,请求交给自己艰巨任务,村两委研究把村里脏乱差卫生任务交给他,他每天起早睡晚,从未叫一声苦和累,迅速改变全村脏乱差现象,被评为全镇卫生文明村,村里确定招收治安员、保洁员、护林员等十个公益性岗位,挑选十名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强贫困户分别担任公益性岗位人员,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样样干得很出色,人均年收入两三万元,走上脱贫之路。
扶出新产业
榜样力量是无穷的。贫困户要转变,必须要有榜样,贫困户邢某,家庭5口人,村里在调查了解到他是家中独生子,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经常向父母索取生活开支,存在“以贫为荣”思想。工作队上门对他进行道德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伦理道德上进行说服帮教,最终使邢某认识了错误,彻底改变了自己不孝之举,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在帮扶干部协调帮助下,主动种植6亩蕲艾,年收入翻番,走上致富之路,村里举一反三,在全村开展开展“大总结、大表彰、大宣讲”活动,运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活典型”、“活经验”来教育贫困群众,使他们学有目标,赶有信心,干有奔头。全村评出“我脱贫、我光荣”、“星级文明户”和“好公婆、好媳妇”、“最美家庭”、“新时代志士”等16人进行表彰,分别巡回到各组宣讲事迹,通过“我脱贫、我光荣”的典型宣讲,树立贫困群众脱贫榜样,以典型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通过“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媳妇”、“最美家庭”、“新时代志士”的典型宣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劳致富、勤俭持家传统美德,形成“崇尚好人,争当先进,脱贫致富”的良好风尚。同时,组织农民文娱宣传队,自编自演,把表彰16人先进典型事迹,搬上百姓大舞台,利用节假日举办文艺联欢晚会,自娱自乐,富教于乐,宣传脱贫“正能量”。
为了有效的帮助贫困户增收,村里帮扶人员和干部个人出资建起了百亩蕲艾帮扶基地,成立春园生态合作社,按贫困户均3亩以抽签方式分户种植,并发动党员干部协助帮扶人共同领任务,主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形成村支部+合作社+帮扶人+村党员+贫困户的“五位一体合作扶贫模式,实行村支部牵头组织,合作社统筹监管,责任人田间挂牌,划块分户种植,劳动记工领薪,计量考核分红办法。年终蕲艾收获后,村干部和帮扶人不分红,所有利润红利分给扶贫对象户。22家贫困户47人,有几十年都不下田种地的贫困户,如今积极参加劳动,基地的人们你追我赶,一派繁忙景象。22家贫困户47人,人均年收入过万元,很快脱贫。
开辟新门路
俗话说:“一技在手,吃穿不愁”,脱贫致富,关键在于一技之长。贫困户刘某目光短浅,甘守贫穷,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甘于落后,存在“得过且过”的错误思想倾向。村里特派他参加镇里实用技术培训学习,回家后就干起种养业,村里又组织专家深入他家院落和田头地边,现场指导,解决疑难,很快掌握种养技术,年收入四五万元,很快脱贫,刘某经验,村干部深受启发。通过部门支持,加大对贫困户的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利用农闲时编印了实用技术培训教材,针对他们干什么,学什么,举办培训,内容涉及特色养殖,种植、加工、运输、旅游、餐饮、服务等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近三年培训村民900余人次,使贫困村民的思想意识,从业技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让每个贫困户都掌握一两门新技术,使其更快融入到脱贫致富行列中去,使每个贫困户都上致富新项目,确保按时脱贫。
村里荒山多,充分发挥山区优势,引进人才,引进资金,创办湖北和稔公司,租赁荒山1300亩,首期投资200万元,发展中药材种植和休闲养生旅游业,以本村灵山林地和佛教文化为资源,倾力打造中药材种植、苗木观赏和佛教文化传承,开创出休闲养生旅游业新局面,26家贫困户有了技术专长,来公司工作得心应手,年收入四至五万元,率先脱贫,同时公司年向村上交7.5万元。据统计,全村贫困户51户108人,2019年全部脱贫,提前一年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来源 | 中国扶贫网 仅作分享之用,文章及插图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删除
整编 | 武穴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 179175498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