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疫”记

03-12 15:26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记者的最前沿,武穴市融媒体中心陈伟、石婷同志,不惧风险,主动请缨,逆行而至,自2月22日起,穿起防护服,毅然地走进我市三大隔离院区,进入隔离病房10多次,采写新闻20多条,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1、“重症”探访

2020年春节,本是万家团圆的美好日子,一段亲情铺洒的幸福时光,新冠肺炎的突然袭来,击碎了人们翘首以盼的欢聚。

一批批党员逆行抗疫,医护人员奋战一线,志愿者忙碌在各个需要的地方,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的职责就是为大家报道战“疫”最前沿的新闻信息。2月22日我和同事陈伟来到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报到的第一天就进入了温暖与危险并存的地方——重症隔离病房。 

来到这里我们需要戴两层口罩,两双手套,两层防护服和一系列防护装备,这样的“装扮”仅仅过去10分钟就已经出汗了,我害怕缺氧,连话都不敢多说。

四十多分钟过去了,动作不够娴熟的我们终于“装扮”成功,在护士长杨秀文的带领下我们经过三区两通道来到了隔离病房,这里和我想象中病房的样子一样又有些不一样。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各个病房,本以为这里的氛围会非常紧张沉闷,可没想到的是当我推开一扇门看到的画面是那样平淡而又让人泪目,一位护士正守在床边陪患者唠嗑拉家常有说有笑像极了一家人。了解后才得知医护人员在克服防护服带来的障碍下进行一番医疗操作外,还需给患者做心理疏导,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一位我们采访的患者说,她半个月都没有下床了,这里的医护人员每天为她倒水、喂饭、擦洗,就连大小便也需要他们的处理。说完拉着医生的手,她说是医护人员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来到走廊,我继续往前走,特别好奇这里的病人病情怎么样了?透过玻璃窗,病房里一位年迈的老奶奶正朝着我笑,好似在跟我打招呼,我便推开了门问她,奶奶你好,身体好些了没有呀?她有些喘息的告诉我说好多了,还说她今年有六十多岁了呢!在交谈中我能感受到她心中的那个小太阳,是那般闪耀和滚烫。 

我们穿梭在病房,有的患者在休息,有的在做吸氧,有的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擦洗身体,或敲背,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很忙碌。由于采访的需要我们在病区采集画面近四个小时,从医护人员早上的交接班、执行医嘱、患者心理护理、再到救治,消杀等工作是他们一天的任务。

中午十一点多我们在护士长的指导下脱下了防护装备,没想到的是穿防护服难,脱防护服更难。因为从污染区出来,所有的防护都被污染,需要不接触污染面且不可抖动的情况下脱掉防护装备,这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他们最紧张的时候。一上午下来我感到身体有些不适,而医护人员待在病房最长的时间可长达10小时,可想而知他们工作的艰辛和不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

下午一点多我们吃了中饭,在办公室编辑素材,写稿子时,接到通知,保康院区28位确诊患者治愈出院,这是我市新冠肺炎患者出院人数最多的一天,我们连忙赶赴现场进行报道。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89岁患者和她的女儿一同出院,主治医生说一般超过65岁的人容易变成重症患者,但万幸的是在采取一人一策的办法下,老人恢复的比较好。临走的时候,老人和她的女儿喜极而泣,是欣喜,或是感动。

或许是对生的渴望,隔离病房的患者在最孤独无助的时候选择了坚强,只为逾越冬日,等待春暖花开时。

夜晚我走在回去的路上,武穴,仿佛是手机调至了静音状态,风声似乎也变得寂静了,刊江大道只剩零星车辆穿行,街道两旁看不到散步打闹的人儿,从来没有见过武穴这座城这般安静。瞭看人民医院却灯火通明,我非常清楚那一栋栋大楼里,装载的是责任、守护、和希望。

2、“零距离”交锋

病毒是怎么检测出来的呢?2月25日,我们直奔医护人员与病毒零距离打交道的地方——检验科。

一个黄色的塑料袋里包裹着鼓囊囊的东西,科室窗口的医护人员还对它喷洒酒精和扫码,我问他这是什么?他告诉我说这就是病毒样本。说真的我有些害怕,因为它离我真的很近。好像我呼吸的地方已经被它占领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样本已经分类好送到血液检测区检测了。检验科的蒋海平主任告诉我们,有两个指标可以判断可能是新冠肺炎患者,一个是白细胞计数,一个是淋巴细胞计数。而且只需要3分钟一系列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就可以出来。

当然了,这还只是样本检测的最基础环节,最危险的是核酸检验实验室中核酸提取区,工作人员需要按照三级防护进入实验室,整个核酸提取过程需要四小时,由于规定我们不能进去,可隔着门上的玻璃我都能感到紧张,但他们动作娴熟,十分冷静。经过多重环节之后,我们拿到一个病毒样本的检验结果的时候已经5个小时了,这5个小时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非常漫长的等待时间,对于检测人员来说,却是他们与病毒直接交手的时间。而截止到目前该院的核酸检测累计已经达到了6000多人次。可想而知他们工作的繁重。 

在出来的时候我经过了他们休息的地方,才得知这里的医护人员组成了专班,24小时值守,每晚都必须住在这里,有的人从除夕夜开始就未曾回家,有的和父母都没来得及说声再见,就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战“疫”。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不畏险阻的人,才为医生治疗提供了一个科学依据。

我不是要把他们渲染的多么不容易,只是希望有更多人的能够理解医护人员,也重新认识病毒的侵略性,请再给他们一些时间,他们为我们守护健康,我们做他们的后盾,而最好的支持就是做好防护。

3、由死向生

3月3 日,我们收到一个好消息,前几天采访的一个患者梅某要出院了,她是从人民医院重症隔离病房转到保康区的,加起来住院有四十多天了,是我市目前住院最长的患者,我见到她的时候相比之前的状态判然不同,精神面貌很好,我差点就没认出来,我上前问她知道今天多少号了吗?她这样回答,不知道,无所谓了,反正今天是我出院的日子,说着她冁然而笑,像个孩子。挥挥手说不和你们说了,我要回家了。

说真的我打内心替她开心,因为我们第一次去采访她的时候了解到,她在治疗期间病情时好时坏,身体极为难受,几次晕厥,还下达过危重病情通知书,经过院方抢救才从死神手中抢回生命,她多次想放弃自己,认为自己扛不住了,可想到家人,想到自己,再看看守在身旁的医护人员,最终咬牙坚持了下来,和病魔作斗争,才有了今天她那般灿烂的笑容。 

如果说生命是一段旅程,我想这场战“疫”就是旅途中一个重要的驿站吧,即使病毒肆虐也无法抵挡我们前进的脚步,这个驿站汇聚无穷的力量,而山东医疗队就是这份力量中的一部分。

4、爱的供养

3月 5 日,我们毅然进入武穴版“小汤山”探访山东医疗队,虽说我俩是本地人,可在这里我们却成了客人,山东医疗队的队员们非常热情,看上去他们已经习惯了这里,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把防护服穿的严丝合缝的。由于近期我市新增病历持续为零,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下治愈出院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小汤山病区的患者屈指可数,但即使是这样,医护人员是一个都不减,当我进入病房看到的一幕幕让我十分惊讶。按理说战役打响有一段时间了,他们可能处于疲惫状态,但这里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十分活跃,喜欢和患者开玩笑,喜欢变个法子开导患者。

“祝某某早日康复”是医护人员在心愿墙上留给患者的祝福语,他们每过两天就会更换,密密麻麻的便利贴让人心里有藏不住的暖意。病房走廊不时传来欢快的音乐声,那里就是他们和患者的舞厅,一支音响和一个话筒,几把椅子就是他们正在营业的“KTV”,时而跳舞,时而唱歌,竟看不出有患者。免费“小超市”对外开放,且送货上门。一位大妈说:“这里的医护人员天天让我吃,说是增强免疫力,看样子等我出院了也就长胖了”。一位大爷说:“用老话说啊我就是遇到贵人了”。还没说两句,泪花泛红了眼眶,他拉着医生的手可劲的叨叨,能看出大爷对医生的信任和依赖。我们用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个感人的瞬间。 

我虽不是山东人,但我知道一个人能只身来到异地战疫,是需要勇气的,他们需要习惯这里的气候,这里的饮食,还需要承受和家人相隔千里的孤独。问起他们的牵挂我不敢多听,但疫情结束后他们有同一个心愿,就是“回家”。医生李博还说他要带着他的妻子,再来武穴看看他战斗过得地方。

5、共盼春来

或许是昨晚的大雨洗净了这座城,3月9日我们在驻地医院里猛然发现,垂涎在池塘边的柳枝是那般嫩绿,摇曳在风中又是那般轻柔,一旁的桃花、紫荆花争奇斗艳,好不惹人喜爱,春的气息袭面而来。 

下了几日的雨,十号清晨一缕阳光霸道的射进我的房间,像一束金线,我忍不住拉开窗帘站在窗前让她在我的身上缠绕了好一会儿,暖暖的,也很柔软,似乎战“疫”已经结束,生活回到原本的模样。

从我们来到医院报到至今,我们去过重症隔离病房、检验科、急诊科、保康院区、小汤山院区等等,这一路上,我们听了很多战疫故事,也捕捉到了许多感人画面,有身经百战的医生带领大家攻坚克难,有隔离病房的医护夫妻并肩作战,有患者少喝水不吃饭,却是为了心疼医护人员不给添麻烦。还有驰援千里支援武穴的山东医疗队。一场疫情,把人间冷暖汇聚到了一起,这是中国力量,是家国情怀。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我们记录了疫情一线最真实的模样。 

零三年的非典我才9岁,但非常幸运2020年我能和同事随医护人员一同战斗。疫情虽无情,但它也促使我们每一个人反思,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需要改变的。这段时间在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中,每一天我们都感到很充实,采访报道那么多鲜活的人物和感人的事迹,也让自己的党性、及个人思想修养不断提升。我们不仅是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见证者和报道者,也是参与者。

3月10日,我市最后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必将来临,全国新冠肺炎患者清零的那一天也终将到来。

我问同事陈伟疫情结束后你最想干什么,他说“回家”。 

记者 | 石婷

出品 | 武穴市融媒体中心


点赞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07/202003/84f5a4e88f32711813b23b51c3a2fd09.jpeg